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热点 > 正文

刘大铭:传递中国理性的声音——访望京留创园“时空孵化”项目海归创业者

时间:2019/10/18 20:03:33

作为国际化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望京留创园”)自2017年实施“时空孵化”项目以来,在海外留学生创业群体中深受欢迎。2019年,园区在英国海外联络站开设了“双双会-时空隧道”路演活动,成功吸引多位海外留学生创业者回国创业。“传声”项目创始人刘大铭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望京留创园的众多海归创业者群体中,刘大铭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因自幼身患成骨不全症,他是第一位坐轮椅赴海外留学,就读于世界前五十强的中国残疾人留学生;又是首位学成归国,在轮椅上创业的留学生创业者。


刘大铭的到来,为望京留创园增添了一笔别样的色彩。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园区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对创业者的包容性和人性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9周年 刘大铭与郑曦原总领事

    

如今,刘大铭与团队研发的全媒体项目“传声”已获400万天使投资意向,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展当中。


回国两个月以来,他每天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如何减少信息污染,促进信息理解,从而更好地向中国传递理性的声音,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是刘大铭每天都在思索的主题,这个主题如今已内化为“传声”的发展使命和愿景。


身为中国残疾人创业者,刘大铭说,“我是第一个,但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希望,在他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够有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成就自己的同时,为祖国的双创事业赋能。


他希望,能以他不健全的身体,为更健全、更强盛的中国做出一份贡献。


1


自强者万强


刘大铭,1994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因幼年时基因突变,罹患世界性罕见病,成骨不全症。在生命的前十八年,他经历了九次骨折,十一次大型手术,其中两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在他肌肤上所留下的疤痕,让他得以用血肉之躯见证中国医学的进步,在他身体中的数颗螺钉,也使刘大铭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


2011年,因地球重力,刘大铭的脊椎形变为字母S状,心肺功能受损,胃部被挤成了细条状,每天上课时,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在被近乎所有全国知名专家判处倒计时的“死刑”后,他独自一人翻译了自小到大的病例,撰写了求救信,发往世界各地医院。


刘大铭在信中的核心观点是:“我想活着,并非我惧怕死亡,而是我认为我的存在,能使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令刘大铭兴奋的是,意大利的一位专家回复了信件,他说:“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时,都会表现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眷恋,只有十八岁的你,却会想不同的事,我愿意为了一个勇敢的生命冒险。”


2011年10月,刘大铭在米兰接受了长达十小时半的脊椎重建手术,时长、难度均创下了欧盟记录,他也因此重获新生,实现了第一个愿望。


回国后,刘大铭不愿留级,在不落下功课的情况下,利用午休和晚上十二点过后的两小时,用八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17.5万字的个人自传《命运之上》,并成为了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最年轻的签约作者。“这本书累计售出5.5万册,为许多人带去了感动与力量,我也得以完成了第二个愿望。为一名中学生出版作品,这在人民出版社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刘大铭图书馆读书

2014年年末,参加“青年中国说”节目,让刘大铭在心里扎下了创业的种子。“当时,我因为写书在甘肃小有名气,自己赚钱,有稿费收入,觉得自己很强很厉害。后来,我到了央视这个节目后,见到了很多满怀激情梦想的年轻人,我突然觉得原来世界这么大,有很非常多了不起的年轻人,在做着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他当时想,如果写作是一个人构建一个世界,感动别人记录自己,并且受到世界认可,并最后再产生价值。那么创业,则是和一群人坐在有限的青春和生命中,能做一些为世界留下积极印记的好事,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和价值的事情。


在那之后,差不多用了5年时间。刘大铭一直在积蓄创业的力量。


2015年6月,刘大铭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专业录取,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在本科阶段就读于世界五十强大学的学生。


然而得到这个结果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的留学梦要落空了。“因英国没有符合我情况的签证法,我未婚妻的签证先后被英国内政部拒签四次,在中残联,外交部皆协调无果后,我决定以写信的方式,致信英国女王,英国首相和内政部部长,阐述我想要求学的心愿。这个决定又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人们觉得,我不可能得到回复。”


可是他想,“我的存在,是违背概率学的,我失去了多数人拥有的,但我也曾做到过多数人无法实现的。之后的七个月,我通读了移民法,独自完成并递交了申请材料。四个月后,我的未婚妻被特批了三年的签证,内政部回复我:“感谢对英国宪法的完善和补充,愿求学顺利,实现更多梦想。”


刘大铭在曼彻斯特大学参加校园活动


八年时间,刘大铭从命运的低谷处,看到了无尽的曙光。大一下半学期,刘大铭确立了他想用一生想要完成了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创立一家创造积极影响力的企业。第二件事是创作更多受人喜爱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对于创业,刘大铭将目光瞄向“信息”——当今社会最具争议性的领域。




2


一份职责,一份使命


有了一个好的创意,刘大铭开始召集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他创业的队伍。


后来,他说服了一位大学校友、两位高中同窗。他们分别就读于剑桥大学(本科在曼彻斯特大学就读)、佐治亚理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他们三人因大铭而结成了亲密的情感纽带。


四人有着相同的价值理念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想创业、为了创业而对未来无所畏惧的心。


在这个创业团队里,刘大铭负责内容,其他三人分别负责财务、技术、人事与运营。


回国之前,几个伙伴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对传声项目论证了很久。


“从用户量来看,截至2019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8.17亿,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为24.1%,较2017年底提升3.9个百分点,达到1.9亿人。如果给用户画像,两端可获取用户量的峰值在1亿人左右,且会随教育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上限。”


“从趋势来看,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必然催生出大量优质的主旋律内容,大众对于信息质量的认知水平和要求,也会逐年提高。”


结论一出,四个年轻人都兴奋不已,此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更让他们感到惊喜的是,在今年初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将探索以先进技术为辅、核心内容为主,传统与现代,官方与地方相结合的全媒体发展布局。


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它强烈地感召着海外学子回到祖国,在全媒体领域“大展拳脚”。


刘大铭对于回国创业的信心更足了,“在学成归国后,我会将全部所思所想,全身心地投入于创新创业、建设祖国中。”


其实早在2015年,刘大铭被曼彻斯特大学录取的第一年,当他面对来自全球的海量互联网信息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用户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如何理解信息,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虽然当时他只有19岁,但从那时起,他已种下了一粒梦想的“种子”:如何让国家的事更容易被听懂,群众的事更合理表达,社会的事被更多元地看待,对他而言,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使命。


5年以后,这粒种子亟待破土而出。它需要更多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此次给予它阳光和雨露的,来自望京留创园。


2019年初,经剑桥大学合伙人引荐,刘大铭了解到望京留创园“时空孵化”服务项目。4月份通过参加园区 “双双会-时空隧道”与望京留创园取得了联系,之后经过与园区工作人员多次沟通接洽,最终选择望京留创园作为他回国创业的初始站。


3


对标国际知名媒体


虽回国仅数月,刘大铭已收到投资人传递的400万天使投资意向。经过与投资人多次沟通,刘大铭对项目做了更为可行的规划和梳理。


他对记者说,若今日头条是通过算法,呈现给用户其偏好的内容,百度是通过关键词检索,呈现给用户主动搜索的信息,“传声”则是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得到“点赞”数最多的普适价值观,呈现在类似于“布告栏”一样的互联网首页。


在项目创意上,刘大铭非常看重“让相同价值观的人们去分享同类型的优质内容”。他对此还特意强调,“传声”的这种业务模式,可以对标全球某些成功的知名媒体。“例如在前段,我们的对标产品是Reddit;在后端,我们对标BBC News China、Pixar等,两者皆以视频的形式、厚实的内容、轻阅读的体验在新媒体与电影两个市场中大获成功。”


就技术层面而言,“传声”针对理解信息困难、信息污染严重两大核心问题,设计了清晰的“前端+后端”的解决方案。


在前端,项目将人的认知盈余与算法、检索技术相融合,以兴趣为切入点,在确保用户对信息感兴趣的基础上,以用户的认知盈余为核心,使用户成为优质信息的聚合者,从而提升信息质量、减少信息污染。


在后端,项目以动画及文字的形式,融入时事,让每个短视频内容,对应一件时事,在用户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做用户的信息“说明书”,促进用户理解信息。


在具体执行上,刘大铭提出了“先建后端、再建前端、最后前后融合”的三步走发展规划。“例如在创业初期,我们计划从新媒体入手,通过短视频及动画等形式,聚焦热点人物、知识和热门观点,与用户做深入探讨和分享。”


就商业模式而言,“传声”将持续为用户生产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在一件新闻发生后,用户会第一时间想到在传声获取观点,补充常识,剖析细节,这种由优质内容所带来的高度认同与信任,即是最好的传播与营销。”刘大铭强调,除此之外,“团队计划以个人兴趣为切口,引流名人、名品牌入驻,分享他们在不同领域所看到的优质内容,利用此,寻找引爆点,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总而言之,我们将以减少信息污染、促进信息理解为使命,创造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全媒体,向中国传递理性的声音,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刘大铭说。


4


天时地利人和


近几年来,望京留创园“时空孵化”项目因其新颖性、独特性、便捷性在留学生创业群体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为推进海外留学生创业项目更好的发展,望京留创园于2014年在英国建立联络站。2017年,园区推出了“时空孵化”服务项目。


这一服务的优势在于,它把项目的孵化环节和产业化环节做了空间与时间上的分离。这可以让创业者摆脱时间和空间上的依赖。


在时间上,创业者不必回到国内,在海外也能24小时不间断地享受到望京留创园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资源平台和服务。在空间上,园区对创业者进行“离岸孵化”,同时开通“回国创业直通车”,为扶持留学生回国创业做准备。


用望京留创园副总经理张一的话说,“我们要打造对海内外创业者没有围墙的孵化器。”


截至目前,园区在英国的海外联络站已覆盖牛津、剑桥、帝国理工、UCL、LSE等英国五大名校。“时空孵化”服务也正在逐步迈向由“海外联络站—物理空间站—海外分园”的战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接海外创业者回国创业,望京留创园于2019年推出了“双双会-时空隧道”路演活动。活动于每个双数月的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举行。


“双双会-时空隧道”的英文名是“Way to Wangjing”,意在通过“时空隧道”,直接接引海外留学生创业者前往望京留创园创业。


虽仅历时数月,该服务已得到众多海外留学生创业者的积极回应。


2019年4月,刘大铭通过“双双会-时空隧道”线上路演,就“传声”项目与园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沟通。


随着交流的日益深入,双方对彼此高度认同。刘大铭团队成为经“时空隧道”成功引入望京留创园的海外留学生创业团队之一。


刘大铭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位学成归国,在轮椅上创业的留学生创业者。


“第一次见到刘大铭,是在8月的一个下午,他的爱人陪着他来园区和我们见面”,张一回忆说。


“其实,在见他之前,我已经对他的事迹有所耳闻。但是,当真正和他面对面交流时,才发现大铭那么弱小的身躯下面有着一颗庞大的内心。从他坚毅的眼神里,让我看到他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


能带着项目入驻国家级孵化器,刘大铭深怀感恩之心。“园区服务团队对我的项目、团队以及个人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这不仅是政策的全方位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对我特殊性的认可。”


刘大铭团队入驻园区后,园区为他无偿提供了办公家具,免费办理了公司注册。他还享受到部分房租补贴,以及创业导师全程辅导等专业服务。

为此,张一对记者说,“望京留创园作为国际化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一直以宽广包容的心态,接纳每一位创业者。刘大铭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他顽强不屈的创业精神也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园区服务者。”


“我相信,就像他在《命运之上》里说的,希望只会眷顾那些为之付出一切代价的人。未来,希望他在园区的帮助下,实现他毕生的梦想:创办一家有积极影响力的企业。”张一说。


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