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热点 > 正文

继续征集!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延至7月20日

时间:2020/7/9 8:12:18

2020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报名通知发布以来,受到了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成功举办病毒检测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三个领域的预赛或者决赛。其他领域(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与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体育科技、农业科技)同样报名踊跃,原定项目征集期结束,仍有不少企业希望能够报名参赛。


为进一步扩大大赛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大赛之中,现将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7月20日。请相关领域企业抓紧时间报名。


附大赛通知如下:





关于征集2020年中关村国际前沿

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在中关村示范区营造良好的前沿技术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国际一流的前沿企业培育生态,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将紧扣科技抗疫、“新基建”等重大需求和机遇,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一批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大赛背景


中关村管委会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举办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得到了国家部委、高校院所、相关区政府及专业园区的大力支持,组建了由刘忠范、李开复等9位院士及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三年来,大赛从全球2000余个硬科技项目中遴选出超过200家优质企业和团队,其中,一批符合条件的前沿项目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中关村管委会前沿技术专项评审,入选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并获得财政资金支持。数十个海外及京外项目在京落地,中关村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大赛将项目评选与项目落地紧密结合,海淀、通州、平谷、房山等区政府专门建立了累计超7万平方米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用于承接优质前沿技术项目落地,并给予房租补贴等属地配套政策支持。


02大赛时间

2020年5月至11月


03大赛主题

聚前沿、助抗疫、促创新、强服务


04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教育部科技司、中科院北京分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主办单位: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合主办单位:

海淀区政府、房山区政府、通州区政府、大兴区政府、平谷区政府、密云区政府、延庆区政府


05大赛专家委员会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大赛评审标准,指导项目的选拔评审工作。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以下人员组成:


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少将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鸿祎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前微软全球副总裁、前Google全球副总裁

郭  洪

中关村银行董事长

宣  鸿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

田溯宁

亚信科技董事长、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哈佛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贺志强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总裁


06领域设置及参赛条件

(一)领域设置


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与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体育科技、农业科技等九个领域(详见文末申报指南)。


(二)参赛条件


1.参赛团队:参赛团队(未注册为企业的)主要从事新兴产业领域前沿技术产品研发和服务,相关产品和技术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知识产权权属清晰,无纠纷。参赛团队人员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2.参赛企业:参赛企业主要从事新兴产业领域前沿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及服务,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产权清晰,无产权纠纷。参赛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农业科技、体育科技领域的参赛企业不限制成立年限,其他领域的参赛企业原则上应在2013年1月1日之后注册。


07奖项设置及服务内容

(一)资金支持


各分赛事前10名获得该领域TOP10称号,入驻相关领域中关村前沿创新中心,享受3年租金免除(郊区分园)或者3年租金优惠(城六区及亦庄园)支持。此外,各分赛事前3名中,符合中关村前沿技术项目申报条件的企业,可直接进入中关村前沿技术项目评审绿色通道,有望获得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二)专属服务


大赛为各分赛事前10名企业或团队提供以下5项服务。


1.专业导师团服务。大赛组建由50位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技术带头人、50位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50位知名投资公司合伙人组成的“三维立体”导师团,为各分赛事前3名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


2.投融资服务。大赛联合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中关村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大赛优质企业定制开发“前沿贷”“前沿通”“惠创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在政策范围内有望享受最低信贷利率。


3.空间落地服务。市区联动,为企业在中关村各分园落地提供空间、人才引进、工商、税务等一条龙服务。


4.龙头企业对接服务。大赛将结合企业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组织若干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需求对接会,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5.宣传展示服务。将优质企业纳入中关村示范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案例库,适时向中央和市属主流媒体推荐或组织集体调研采访。优先推荐企业免费在中关村展示中心进行展示,并推荐参加双创周、科博会、中关村论坛等展览展示活动。


08大赛流程

赛事包括项目征集、资格审查、分领域预赛、分领域决赛、总决赛及颁奖等环节。


(一)项目征集

企业或团队通过专属报名链接报名并上传相关资料。


(二)资格审查

大赛组织方对项目申报资格进行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进入下一环节。


(三)分领域预赛

大赛组织方组织项目按照领域开展预赛,各领域前15名进入决赛。


(四)分领域决赛

大赛组织方组织项目按照领域开展决赛,各领域评选出前10名。


(五)总决赛及颁奖

大赛组织方组织总决赛,并为获胜项目颁奖。


09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一)报名截止时间


原定7月5日,延期至7月20日


(二)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报名链接,在线填写报名表,并上传项目详尽PPT、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


报名链接(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http://atechzgc.mikecrm.com/bjKtsQH


10咨询电话

王老师:88828815、15811219376

高老师:13716658991



2020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

各分领域申报指南


※请上下滑动屏幕查看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主要方向包括深度学习底层框架、数据服务平台、新型核心芯片架构等关键底层技术和人脑仿生计算、迁移学习、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生物识别、人机交互、知识图谱等核心算法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安防、医疗、制造、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5G


5G主要方向包括关键核心芯片技术,支持射频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开关及核心模组芯片、测试测量通信仪表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处理器、高端模数/数模转换器、高端锁相环等技术难点突破;支持5G技术在超高清视频、自动驾驶、智慧城市、远程医疗、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并实现落地应用。


3.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主要方向包括存储器、FPGA、高性能处理器、高精度模拟芯片、射频前端芯片、传感器、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发以及EDA、系统仿真、验证等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支持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线关键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VR/AR、智能通信、物联网、信息安全、智能电网芯片、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专用芯片研发创新。


4.大数据与云计算


大数据领域主要方向包括大数据底层技术研发与高性能大数据设备研发,包括数据爬取、清洗等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以及云存储、数据库等数据存储技术,支持数据安全、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算法、大数据基础设施产品研发,支持大数据在交通、金融、教育、医疗、政务、工业、农业、零售等行业场景应用创新。


云计算领域主要方向包括IaaS、PaaS、SaaS层技术研发应用,如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云管理平台、云安全等,支持标准中间件、云应用基础设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5.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


工业互联网领域主要方向包括新型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边缘服务器、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等技术研发创新;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协同处理、企业间数据库的开发与集成、数据建模与仿真、数据优化与决策等平台关键技术攻关;工业控制系统、工业应用系统等领域自主创新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产业化;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业设计仿真平台、智能协同云平台、工业安全监测平台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智慧城市领域主要方向包括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数据安全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区块链、边缘计算、传感器、5G等前沿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研发应用,支持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应用使能、业务分析等物联网平台建设。


6.智能制造和新材料


智能制造领域主要方向包括人机协作、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等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教育娱乐、医疗健康等服务机器人,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特种作业等特种机器人以及控制器、伺服电机与驱动器、谐波减速器、自主可控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高档数控系统、工业仿真软件、3D打印与微纳制造、精准测量与分析、无人机等技术研发。


新材料领域主要方向包括高性能轻合金材料等先进金属材料技术创新,围绕铁基超导、液态金属、石墨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技术,支持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研发应用。支持OLED等先进显示材料的研发产业化。


7.节能环保与新能源


节能领域主要方向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重点支持高效工业锅(窑)炉技术、工业余能深度回收利用技术、工业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先进节能建筑技术、清洁供暖、绿色交通技术及应用于工业、建筑、基础设施节能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节能技术等。


环保领域主要方向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治理与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减振降噪、环境在线监测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装备、集成应用。


新能源领域主要方向包括氢能和燃料电池自主化技术研制、石墨烯电池、固态电池、太阳能发电及热利用、先进核能系统、清洁高附加值煤化工、先进油气开采关键设备及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研发。


8.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主要方向包括体育数据网络、体育高端装备制造、高端体育器材、体育服务、体育医疗健康、体质测定、运动康复和营养膳食等方向前沿技术研发创新,支持高端体育器材、冰雪器材和建设器材的研发设计,支持体育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


9.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主要方向包括农业生命科学、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与动物健康、农业资源环境、食品科学、农业工程等领域,支持从养殖、种植到食品全流程监控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食品安全相关检测以及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预防预警平台建设。


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