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热点 > 正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哪些科技创新信号?

时间:2021/1/25 20:00:53

2021年1月23日上午,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市长陈吉宁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十三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确“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十方面重点工作,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划出路线图、施工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哪些科技创新信号呢?小编来给大家划重点啦!



今年将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突破



陈吉宁说,今年北京市将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力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突破。


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中关村科学城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精心做好创新企业服务,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怀柔科学城要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运行。未来科学城要加快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好扩区后战略性产业布局,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抓好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更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集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抓好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统筹推动中关村“一区多园”协同发展。完善政策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全社会营造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浓厚氛围。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立法,设立申请绿色通道,鼓励创新主体联合打造重点领域专利池。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创投机构聚集,推进专业化孵化器能级提升。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陈吉宁说,“十三五”时期,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举全市之力,筹建国家实验室,规划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等5个大科学装置和材料基因组等13个交叉研究平台。抢抓机遇积极布局量子、脑科学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实施“科创3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系列政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作用持续发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增长56.9%和58.5%,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


北京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陈吉宁说,“十三五”时期,北京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作用,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坚持首都规划重大事项向党中央报告制度,首都规划体系得到历史性深化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确立“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着力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聚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客服
二维码